桂盐记忆② | 在历史变迁中变革重塑

文章来源:本站  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5-09          浏览量:2086

文化大革命时期(1966—1978


文化大革命"开始后,1969年盐业托拉斯解体,所属产销企业下放。广西盐业公司之下,仅保留钦州、北海、桂林、柳州、百色、梧州、玉林等7个批发站,其余均改为批发部;同时,撤销自治区盐务局,钦州行署盐务局改为盐业局,与钦州盐业批发站脱钩,实行产销分管。


 


1970年秋,因实行机构调整,精简人员,广西盐业公司被撤销,在广西轻化工业公司内设盐业组,编制15人。


 


1972年10月21日,广西盐业公司重新恢复,隶属自治区轻工业厅。

 

1976年,全区盐业运销系统又恢复专业核算,行政上受所在地、市、县商业局领导。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,广西制碱业快速发展,南宁化工厂、柳州东风化工厂等相继投产,全区用盐需求猛增,而粤盐因其省内销量增加,对广西的供应量日趋减少,直至对梧州、玉林地区也不再供应。为了解决广西用盐急需,国家先后从河北、天津、山东、江苏、福建、四川、内蒙古、新疆、宁夏等盐区调盐济销。同时,广西盐业产业进行了生产技术革新、堵海建盐田、扩建竹林盐场等建设。经过这一时期的扩建新建。


 


1977年在气候极为有利的情况下,广西盐业生产获得大丰产,全区产盐达到创纪录的26.5万吨。

 

1978年全区盐的生产能力达到16万吨,实际产盐12.53万吨。


 


相关推荐